西煤机公司:以协同之能,创经营之效
在煤炭行业深度转型的关键时期,面对煤机装备市场有效需求减少,经济下行的客观形势,西煤机公司按照陕煤集团“协同增效年”和西安重装“管理提质增效年”部署要求,持续厚植深培“四种经营理念”,全力推进公司“强基固本提升年”建设,将协同思维融入发展血脉,通过机制创新、技术突破、管理升级与市场开拓的同频共振,聚力推进“协同赋能、提质增效”重点工作,以自身发展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实现了企业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机制协同:激活降本增效“新引擎”
降本增效不是单兵突进,而是全链条协同作战。西煤机公司构建起贯穿设计选型、工艺优化、生产管控、采购协作、修旧利废等关键环节全业务协同机制,将降本目标分解为可量化的“责任链”,强化目标落实与过程管控,及时反馈成效并实施奖励激励,形成降本增效长效机制。以推进数字化转型为方向,以信息化平台建设为抓手,逐步建立跨部门协同平台,通过ERP系统的深度应用,打破“数据孤岛”,优化资源配置,为决策提供实时、精准的数据支撑和分析依据。建立供应商动态考核与分级管理机制,强化商务谈判和入厂检验,确保外协件质量稳定,同时,寻找国产化替代和原材料替代,打破进口依赖,优化选材结构,有效压降采购成本。成立“矿返件工作专班”“闲置资产盘活专班”,持续开展矿返件专项处置、修旧利废等工作,通过盘活闲置资产为企业精准“瘦身”,上半年实现创效2790余万元,累计盘活入库920余万元。
创新协同:打造科技赋能“增长极”
技术创新必须紧扣市场需求,才能确保成果高效转化。西煤机公司以项目订单为牵引,持续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坚持“定制化、差异化、高端化”创新导向,深化“科技成果效益分红激励机制”等机制的应用范围和力度,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以技术创新带动产品持续迭代升级。通过实施技术人员驻点生产、售后服务一线机制,深度打通“研产销互促”,同时建立研、产、供、销四方协同反馈平台,狠抓产品持续改进,不断提升产品适应性、稳定性、可靠性(三性),使产品耐用、易用(两用)。目前,西煤机公司10kV采煤机、竖井掘装一体机等重点项目高效推进,取得阶段性进展;自主研制的无机盐矿开采机成功填补国内井工长臂无机盐开采技术装备空白,已实现井下工业化应用;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10米超大采高智能化采煤机所在综采工作面于今年4月圆满收官,累计安全运行565天,最高日产达6.5万吨,月产突破155万吨,刷新煤炭行业采高纪录。
管理协同:下好提质增效“一盘棋”
管理提效,重在精准发力。西煤机公司以“四种经营理念”大讨论为契机,实现理念入脑入心,成果指导实践,确保举措清单从细从实落地见效,推动管理效能提升。实施“成本减法与效益加法”行动,通过严控办公能耗、严管公务接待事项和一般性支出,有效压控非生产性支出。推行月度质量评价机制,组成质量专家评审团严把质量关,通过选树“质量明星”、实施“质量奖励”与“问题埋单、买单制”,强化质量责任追溯与正向激励,推动全员践行“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价值观。通过建立、完善CRM客户管理系统中客户设备健康档案和产品服务台账,前置研判客户需求,加快推进西煤机公司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转型;以“精益化生产”为目标,推行“以销定产”模式,平衡主机、大修及自动化改造和配件订单,实现柔性生产管理,确保重点新产品项目和市场订单按期保质交付,上半年,配件产值同比增长18.5%,高效保障了后市场服务工作。
市场协同:奏响品牌突围“最强音”
市场开拓不能“单打独斗”,要打“组合拳”。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西煤机公司发挥品牌优势,以“内外协同”为突破口,遵循“主航道多元化”原则,构建起以高端采掘装备为主线,带动成套化、国际化和非煤领域业务协同发力新格局。深化“技术营销+质量营销+服务营销”模式,在国能神东煤炭集团、山东能源、华能集团、延长石油集团等重点市场取得订单新突破;在陕煤集团“走出去”战略引领下,西煤机公司不断拓展面向“一带一路”国家合作领域,煤机产品与非煤市场产品出口数量和规模持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西煤机公司牵头协同集团内部兄弟企业,完成综采成套装备首次成功出口,实现了海外市场销售从“单一产品”到“系统成套”迈进的关键一步。
协同不仅是管理方法,更是发展哲学。从机制创新到技术突破,从管理升级到市场开拓,西煤机公司以“协同之能”破解发展难题,用“创新之笔”书写增效答卷。未来,西煤机公司将持续聚焦行业发展新动态,坚持“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积极深化协同增效工作力度,整合产业链资源,优化创新生态、强化数字赋能,致力成为行业的领跑者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者,为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西煤机力量”。(南惠莹 和鹏睿)